首页 > 新闻动态

法学教研室开展第九周“三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2-04-25    来源:社会科学学院   作者:闫春丽   供图:闫春丽   编辑:刘梦依 阅读量:

为贯彻落实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心的教学督导工作,进一步完善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发挥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传、帮、带”作用。4月18日-19日,法学教研室举行2场“三课”活动,其中1场公开课和1场研讨课。

4月18日上午第2节,法学教研室骨干教师郝斌的公开课如期在社科楼302教室举办,法学教研室全体无课的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公开课的听评课活动。

(图为郝斌老师的公开课)

郝斌老师本次公开课讲授的主题是《侵权责任法》中的饲养动物侵权。教学过程中,郝斌老师首先以“饲养动物损害责任如何界定?犬只伤人到底由谁买单?”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最后结合实务中的案例对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展开具体讲授。在评课的过程中,听课老师们对郝斌老师的声音洪亮、专业功底扎实、感染力强、课堂驾驭能力强等方面进行评价和交流并予以高度肯定,对课件内容稍显单调提出建议。

4月19日上午第2节,法学教研室在社科楼302教室开展一场研讨课,本次主讲教师是法学教研室的刘亚连老师,法学教研室郝斌老师带领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课的听评课活动。

(图为刘亚连老师的研讨课)

刘亚连老师本次主讲的是《法律文书写作》课程中的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在课堂讲授中,刘老师以“洛阳种子案中一审与二审民事判书的侧重点的区别”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民事判决书的具体写作要求,掌握民事裁判文书的写作方式及重点注意事项,涉及到重点内容讲授时,刘老师让学生当场撰写部分文书内容,鉴别个别文书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来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实务应用能力。课后,听课的专家老师们对刘老师课堂讲授时授课目标明确、课件简洁美观、案例贴近生活等优点给予肯定,对师生互动不足等有待改进之处给予中肯的建议。

通过以上公开课及研讨课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切实加强我院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提高教学技能搭建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