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历史学师范专业认证工作,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专业教学督导组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强化教学过程监控,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一、基本情况
本周(9月22日—9月28日)督导组成员陈功林、孙闯,倾听了自有青年教师刘研,外聘兼职老师朱学文等多位老师的课程,主要覆盖大二、大三两个年级的学生。从巡查结果来看,任课老师均能提前到岗进行课前准备,教学材料准备齐全。学生精神面貌良好,前排就座率较高,能够认真记录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之中。
二、典型教学案例
朱学文老师:教学功底深厚,教学组织严密,善于组织教学,从信阳市中学教学优质课选拔导入课程,贴近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快速进入课程的核心内容。课程中,朱学文老师能把复杂的理论知识,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生动形象地分析透彻,注重启发引导,师生互动有序,能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之中。同时,还能主动渗透课程思政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好地帮助。
刘研老师:刘研老师的课程非常具有特色,首先讲解了教学设计的要点,接着按提前做出的安排,随机选取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讲课的风采。然后由班级学生共同讨论该生讲课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缺点,并挑选学生发言,发表个人评课意见。最后,再由任课教师总结点评,指出学生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及今后应当改进的地方。
三、督导简影(包含教师讲课、督导组听课、学生登台展示、学生评课)




四、改进意见
(一)校外兼职老师对我校的校园环境不够熟悉,教学设备的使用比较生疏,需提前与兼职老师沟通交流,熟悉相关情况,并建议对接老师跟随兼职老师上课一次,随时解决相关问题。
(二)部分课程中,其他学生上台展示时,台下部分学生观摩得不够认真,有低头玩手机的情况。在学生评课环节建议让学生充分讨论,要求更多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历史学师范认证督导组
202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