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的质量与规范,夯实毕业论文质量管控基础,该专业教师组织2018届法学毕业生于11月30日下午进行分组开题答辩。
为严把质量关,法学教研室通过明确相关要求、原则、流程与分工,力求开题答辩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程序性。一是对标要求。根据《信阳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管控实施办法(试行)》,对标审查、评议开题报告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内容等具体项。二是科学分组。按照“双向匹配”的原则,综合考量各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兴趣、特长与学生选题方向、生师比等因素,将211名毕业生分设9组进行开题答辩。三是明确分工。设置质监和事务组长,前者负责主持工作,后者负责拍录、记录与总结反馈工作。四是具化流程。即“学生拷贝答辩PPT—质监老师主持会议—学生展示—指导教师发问—集体评议—汇总与公布结果”等六个流程。




据各组质监统计与反馈结果显示,少数学生在开题设计与答辩环节还存在问题,比如选题的范围把握不准、语言不够精炼、结构安排有待提高等。
根据上述问题,法学教研室主任周占生教授召集专业指导教师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并提出要求,据实改进。一是希望各指导教师进一步认识开题质量与规范对毕业论文撰写系统性工作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二是严格按照学校教务处《关于开展2022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教务[2021]70号)与《信阳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控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并结合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严格、规范与改进开题报告;三是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要在细节上进一步反复锤炼、在质量上进一步严格把关、在格式上进一步对标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