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历史学教研室深入开展教学水平提升活动,稳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6月10日上午,历史学教研室老师聆听了王燕红老师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二)》课程。
“温故而知新”:课前,王老师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带领学生梳理上节课的知识点,帮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传道、授业、解惑”:本节课授课内容为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首先介绍裴松之的个人生平,结合《东晋门阀政治》的内容分析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时代演变;其次分析《三国志注》的注史体例、注释形式及史料价值;最后结合《上三国志注表》探讨裴松之的撰述宗旨及其史学思想。“总括前综,贻悔来世”,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学习研究历史,要求人们应当总结历史经验并解决现实问题。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该课程涉及到的古文较多,为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及理解能力,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本,利用启发式及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并翻译文献史料,并在疑难之处帮学生答疑解惑。
“三人行,必有我师”:课程结束后,参与听课的教师畅所欲言,气氛活跃,就该节课课程内容导入、课件制作、学生互动、教学方法、课堂授课信息量及课堂教学效果等问题开展讨论,并提出建议与改进意见。
历史学教研室教学素质提升活动的开展,为一线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思维碰撞的机会。教师们通过听课与评课,学习优秀教法,拓展教学思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和教学理论素养协同发展。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做好常态化的工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