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历史学师范专业认证工作,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学院教学督导组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强化教学过程监控,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一、基本情况
新学期第一周(9月8日—9月14日)学院督导组共安排听课4人次,主要覆盖大二年级学生。从巡查结果来看,新学期伊始任课老师均能提前到岗进行课前准备,各项教学材料准备齐全。学生精神状态饱满,前排就坐率较高,能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记录课堂笔记,课堂专注度强,教学秩序井然,教学组织严谨规范,各项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典型教学案例
文星豪:备课认真充分,教学思路清晰,内容安排合理,在绪论部分将国史的分期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和阐释,并结合学界的观点和前沿予以拓展,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学基本功扎实。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并适时给予点评与引导,课堂互动自然流畅,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双向交流氛围,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林兴蕊:专业功底扎实,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教态自然,过渡自然,环节紧凑。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学习本课程对于培养跨文化理解力、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详细理清了文化与文明概念的内涵、联系与区别,并结合中外学者以及典籍的经典表述加以论证。课程内容丰富且有条理,在讲解过程中能够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文化现象相结合,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督导简影




四、改进意见
加强板书设计,以便学生可以清晰概括重点和难点。关注后排学生的听课状态,通过提问、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
进一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自信教育等有机融入教学内容。
历史学师范认证督导组
2025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