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恒,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原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学报编辑部主任暨主编,原许昌市政协副主席。主讲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中原地方史等课程。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编或参编本科教材及合作编著大型专业工具书14部。爱好文学,创作古体诗词3000余首。

尹全海,博士,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信阳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信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现为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根亲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委员、河南省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家委员会专家;兼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从事根亲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炎黄文化与炎黄学研究。
曾任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各一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一项;主持完成中央台办委托调研项目、国务院台办对台宣传项目、国际民委民族理论研究项目、国家古籍委重点资助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等十多项。出版《清代渡海巡台制度研究》及“中央政府管理台湾历史文献丛编”“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从书”十余种。在《史学月刊》《两岸关系》《中州学刊》《齐鲁学刊》等发表学术论文七十多篇,其中《炎黄学研究对象叙论》《<台湾通史>百年记忆》,被《新华文摘》(2018年第15期、2020年第23期)全文转载。研究成果,获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2018年度、2020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两项。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
田青刚,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信阳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大别山精神研究”首席专家。曾任信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大别山精神研究院院长等。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重点课题、河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等20余项;在《中州学刊》《党史研究与教学》《河南日报》理论版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有教育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之《大别山精神》及《红二十五军长征人物传略》《大别山革命历史回忆资料丛编》(9册)等著作。论文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受邀参加天安门广场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曾在央视《长征英雄 吴焕先》、安徽卫视《刘邓大军在安徽》等电视专题片中担任访谈专家。
胡志国,中共党员,副教授,历史学硕士,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河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信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信阳市红色文化研究专家,曾兼任河南省历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课程。在《新闻爱好者》《领导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兰台世界》《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现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兴文化工程项目)1项,主持完成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1项、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3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项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项、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1项。荣获信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寇博文,中共党员,教学副院长,博士,毕业于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在《城市史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等刊物发表《宋代江南城市基层管理研究》《北宋辽金多都制原因初探》等学术论文19篇。参编著作《东亚视野下的东北史地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东北古代民族筑城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等6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多民族文化交融视野下的云南宗祠调查与研究》、教育部青年项目:《唐代财政体制变革与地方治理模式演变研究》。
陈杰,中共党员,副教授,历史学博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主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与区域社会经济史。先后在《地理学报》《历史教学》《农业考古》《档案与建设》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完成厅级科研项目2项、校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获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数项。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李海丽,中共党员,副教授,河南信阳人,历史学硕士,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先后在《档案管理》《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并完成市厅级科研项目3项,获信阳市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1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数项。
代晓丽,中共党员,历史学硕士,副教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主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课程。发表论文4篇,主持市级项目1项,主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1项,主持校级项目1项,主编历史教学专著1部,参与河南省社科联项目2项。
王娜,中共党员,讲师,社会科学学院教学干事,世界史专业,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曾获河南省“心系中国梦,做好引路人”师德征文三等奖,信阳学院“优秀教师”,信阳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信阳学院“优秀生活导师”等荣誉。主持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信阳红色资源与地方高校历史专业教学 的融合探究》。参与河南省级教改项目《大别山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研究课题《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在线课程建设研究》、《大数据时代民办高校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建构研究》,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视域下中国梦实现路径探析》、《鄂豫皖苏区廉政建设及其历史经验研究》等项目。
王燕红,讲师,历史学硕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主讲《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及《中国近代史》等课程。主持参与省市校级课题多项。2019年,获“2019年度河南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征文评选”本科组一等奖。《中国近代史》课程获批河南省2021年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 2022年获信阳学院优秀教师。2023年在河南省第二十届高等学校师范生教育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202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优秀调研课题荣获一等奖。

厉芳艺,讲师,河南信阳人,历史学硕士,毕业于河南大学世界史专业。主讲世界古代史、世界当代史等课程。先后在省级期刊发表文章2篇。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2项、地市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3项和科研项目1项。另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数项。曾获省级征文比赛、各类教学比赛奖项若干。
曹惠,讲师, 河南息县人,历史学硕士,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主讲中国古代史等课程,曾在《长江丛刊》《才智》《文存阅刊》《西部素质教育》《农村经济与科技》等期刊发表论文五篇,主持完成河南省教育厅课题两项,主持完成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一项。
陈功林,讲师, 河南省罗山县人,历史学硕士,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主要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课程。主持和参与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课题两项,参与河南省大中专就业创业课题一项,主持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在《青春岁月》《人间》等期刊发表论文三篇。

袁珍,讲师, 河南开封人,历史学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史专业。主要讲授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等课程,发表学术论文两篇,主持并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数项。

孙闯,讲师,河南省淮滨县人,历史学硕士,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主要讲授鄂豫皖革命史、史学概论等课程,先后在《辛亥革命研究动态》《创造》《中国军转民》等期刊发表论文4篇,主持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厅级项目4项。

文星豪,讲师,河南省南阳市人,历史学硕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专业。主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河南地方史等课程。先后在《上海地方志》《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两篇。主持厅级科研项目两项。

林兴蕊,讲师,河南省信阳市人,历史学硕士,毕业于贵州大学中国史专业。主要讲授中国思想史、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先后在《汉字文化》《时代人物》等期刊发表论文两篇。
孙慧君,河南省信阳市人,历史学硕士,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主要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国社会生活史等课程。

刘研,河南省洛阳市人,历史学硕士,毕业于郑州大学中国史专业。主要讲授中国史学史、河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课程,在《西部学刊》期刊发表论文一篇。

贾莹,河南濮阳人,云南大学历史学博士在读,主要讲授《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课程,先后在《长春工业大学学报》《大连大学学报》《城市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杨培方,河南省信阳人,历史学硕士,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史专业。主要讲授世界当代史、中国城市史等课程。

郭悠璐,河南平顶山人,中国史硕士,毕业于郑州大学中国史专业,讲授世界史专题研究课程。

魏巍,河南省商丘市人,历史学硕士,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讲授西方政治思想史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