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9月16日,历史学教研室在教二楼409教室举办“AI浪潮下的历史教学变革”主题沙龙,全体青年教师参与。
主题沙龙开始阶段,由林兴蕊老师结合“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程进行AI教学经验分享。第一,林老师介绍课堂导入常用工具即梦AI、数字人、有研等APP的优缺点。第二,林老师结合文选课程史料繁多的特点,借助扣子空间有效解决大段文本解读问题。第三,在开放性问题方面,林老师利用deepseek帮助学生发散思维。第四,林老师指出对教学知识建构思维导图broadmix和豆包两个工具相对便捷。

主题沙龙第二阶段,各位青年教师讨论AI教学对历史学教学的冲击与挑战。王燕红老师在林老师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也指出相关工具存在的弊端,如史料真实性问题,文本校准与阅读问题的错误率问题,需要加大对AI工具的训练。曹惠老师就如何利用AI工具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不仅仅满足于形式创新提出看法。贾莹老师提出AI工具学习成本过于高昂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此方面的培训工作。孙慧君指出各种AI工具可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兴趣,但如何把握课堂容量与AI教学的平衡存在问题。厉芳艺老师提到AI教学之风由中小学兴起,经过半年的尝试逐渐沉寂,AI教学不能局限于形式的创新,它在查找资料、备课、命题、科研等方面功能强大,还有待发掘。袁珍老师强调人工智能如何利用,应有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否则事倍功半。其余青年教师也就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主题沙龙最后由文星豪进行总结。文星豪在总结各位老师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人工智能是当前发展的潮流,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不仅是教育部提高教师质量的要求,也是学院院长郭志祥的殷切希望,希望各位老师以此为契机,加大对人工智能相关工具、技术、方法的探索,与教学、科研有效融合,切实提高历史教学与科研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