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切实加强我院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历史学教研室分别在第六周、第七周举办一场研讨课和一场公开课。
10月10日,侯果果老师主讲研讨课,历史学教研室李俊恒教授带领青年教师参加。侯老师以回顾复习的形式导入新课讲授,围绕“弥生时代的日本社会”这一课题,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弥生时代日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对问题的分析理解上,侯老师设计了“弥生人生活情境”课堂小组讨论,有效实现了课堂反转,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课后,听课教师对侯老师课件制作精美、课堂内容丰富等给予肯定,但也指出其板书不够规范、课堂授课方式与技巧欠缺等问题。

10月18日,王燕红老师主讲公开课,授课的主题是《甲骨文》。首先,王燕红老师用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对甲骨文的含义、制作过程、发现及发掘,再作简要介绍。其次,她在新课讲授中着重讲述了甲骨文发掘的历史意义,即证实《史记·殷本纪》基本可信,促进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把文字可考的历史上推至商朝,以及甲骨文学科的诞生。然后,她由甲骨文的历史过渡到“疑古学派”,将甲骨文与中国史学史的知识结合,加深学生对甲骨文的理解。最后,她利用课堂检测帮助学生巩固新课知识。
王燕红老师讲课气势恢宏,富有感染力;板书工整清晰,布局合理;师生互动有序,课堂气氛活跃;学识渊博,有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课程示范于青年教师的教学成长大有裨益。

本次“创标达优”活动充分展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规范的教学流程及历史学教研室所取得的阶段成就。在专家教授、骨干教师的指引下,青年教师将会遵循教育规律,致力于细节的完善,同时不断研究,以期实现学科素养的落实,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