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霞,女,中共党员,高中历史教师。信阳学院社会科学系历史专业2015届优秀毕业生,同年考取云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现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潜心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多次获得省市级教学荣誉奖。一直以来,她将“唯有热血张扬,方能不负青春”作为人生格言,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初心,奋勇拼搏,砥砺前进,用奋斗的姿态绘就青春最鲜亮的色彩。
开拓自我,书画精彩大学生活
“当耕耘变成一种习惯,收获亦结伴而来。”回想刚踏入信阳学院时,彭霞便在内心暗自决定要探索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方式。在思想方面,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坚定入党决心,并且时刻以党员的身份约束自我。在学业学习上,她态度认真,积极主动,课前课后经常与专业课老师同学探讨专业问题,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为班级同学提供贴心的学习帮助。在校园活动方面,她积极报名参加“我来讲历史”活动,并多次评为“优秀讲解员”,当有人问起她为什么愿意牺牲学习时间参加志愿讲解,她总是微笑着说:“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讲解员不仅可以服务在校师生,也能够帮助我自己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在班级中,作为班级的一名班干部,她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关心着班级每一位同学的生活和学习,并且积极对接老师和同学,得到了大家声声好评。在生活上,她自强不息,阳光开朗,积极锻炼,永远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懂得付出才会有收获,在校期间,彭霞凭借着矢志奋斗的斗志,挥洒辛勤的汗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二等奖学金”、“优秀运动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审视自我,坚定考研征程
“左岸流年悠悠似烟云,右岸回忆涛涛如逝水”。进入大学后,在老师的指导以及师兄师姐的鼓励下,彭霞将考研的种子深深埋在心间。备考期间,她全力以赴,图书馆、宿舍、食堂成为她三点一线的主战场。为了复习巩固大量的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她曾一年四季是图书馆最忠实的“顾客”。当谈及考研时光,她回忆着那段青葱岁月,说到:“考研是辛苦的,考研的竞争压力很大,但是看到身边的同学精神振奋、全力以赴的状态我只能暗下决心,激励自己路在脚下,事在人为”。唯有付出,才有收获,“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在长期的努力下,她终于在金秋九月踏入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学——云南大学。上岸云南大学后,你以为她会“躺平”?当然不是,彭霞依旧潜心学术,不断钻研,曾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多篇专业文章。与此同时,她也利用课余时间提升自我,主动应聘某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回顾短暂的研究生生涯,她曾多次获得学业奖学金、考取多项证书、参与多次社会实践,这些都为她的工作之路积蓄了宝贵财富。
聆听内心,继续传播爱心
“成为星星之火,融入浩瀚星河。”毕业之初,面对大城市的高薪“诱惑”,她聆听内心的声音,毅然决然到家乡成为一名高中老师,用心育人、以情化人,力求为家乡培育更多人才,是孩子们心心念念的彭老师。在教育工作中,她坚信“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老师教学价值的实现要靠学生的成绩来体现,学生要提高成绩,需要老师依靠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使得学生愿意相信老师,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一直以为,彭霞都非常感激能够拥有在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工作的机会,她说:“看着孩子们成绩不断进步、看到他们父母脸上欣慰的表情,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彭霞进入工作岗位4年来,先后获得了“信阳市教学标兵”、“信阳市优质课二等奖”、“息县教学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备课组长”“优质课一等奖”、“优秀党员”等以一系列的教学荣誉称号。并于2022年顺利评到了中一职称,使自己的工作生涯中踏入了一个新阶段。
坚守初心 探索无限可能
“唯有热血张扬,方能不负青春”。一路走来,彭霞一直不忘初心,坚守梦想,永远保持拼搏的状态,永远热爱自己的生活、永远风险最无私的爱心。回顾在信阳学院的学习生活,她一直感谢学院给了她学习的平台,感谢老师无私的指导,感谢在生活中陪伴的朋友同学以及感恩家人的辛勤付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她将更加坚定内心信念、坚守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踏实工作、坚持提高教学能力,主动作为,积极奉献,探索更多新的可能,为家乡培育出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