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由校团委和社会科学学院主办、会通史学社承办的第十二届大型历史史诗剧《永昭叹》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精彩上演。社会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党总支书记胡志国和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观看。

《永昭叹》取自宋朝的真实历史,由历史学专业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学教研室老师精心指导,本剧紧紧围绕着“为国为民”这一主题,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事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之间,展示了宋仁宗时代的历史。

乾兴元年(1022年),北宋第三任皇帝宋真宗病重,此时皇太子赵祯尚为幼童,为了使皇后刘娥能够掌握实权并稳定朝局,宋真宗只得隐瞒赵祯生母并非刘娥之事,却也导致赵祯失去了对生母尽孝的机会。赵祯由此心生不满,母子之间的隔阂愈来愈重,最终在刘娥病重之时爆发。经过两人的真情交流,母子重归于好。太后病逝后,赵祯亲政并决心废黜郭皇后。在朝臣推举选新皇后时,赵祯遇见太妃养女陈瑾瑜,两人暗生情愫,却因群臣劝阻,赵祯只得将陈瑾瑜放出宫去,立朝臣推举的曹溪月为皇后。在两人朝夕相处中,赵祯发现曹溪月德才兼备、体贴温柔。帝后二人终于凤凰相伴、琴瑟和鸣。内政平稳却生外患,西夏李元昊称帝,宋夏战争由此拉开。外患暴露了朝局弊病,于是赵祯立志改革,任用改革派大臣,拉开庆历新政序幕,最终却因保守官僚利益集团的阻碍,致使庆历新政昙花一现,赵祯心中充满悲愤、痛苦不已。

在整场演出过程中,演员们演技精湛、活灵活现、台风端庄、细节处理得当,宋仁宗为国为民、心忧天下的形象刻画得生动真实,栩栩如生。尤其是演出尾声,宋仁宗一心为国,但遭到层层阻碍,他慷慨陈词,自责不已,深深震撼了现场观众。

会通史学社是一个以宣传历史、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学术型、兴趣型社团,举办大型历史史诗剧《永昭叹》的演出活动,是历史学专业第二课堂的有效延伸,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还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并且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达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良好效果。